nányàoběiyīng

南鹞北鹰

拼音nán yào běi yīng

注音ㄋㄢˊ ㄧㄠˋ ㄅㄟˇ ㄧㄥ

繁体南鷂北鷹

感情中性成语

南鹞北鹰的意思

折叠 展开

鹞、鹰:两种猛禽。
在南为鹞子,在北为老鹰。比喻性格严峻的人。

出处《晋书・崔洪传》:“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性格刚直严峻的人。

故事 晋武帝时期,御史大夫崔洪为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他以敢于直言为著称,曾经多次直言进谏晋武帝,受到武帝的重用。朝中很多大臣都十分怕他,评论他是:“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南鹞北鹰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晋武帝时,博陵安平人崔洪以严厉刚直见称于世,为御史时朝中群臣均忌惮之。时人编歌谣称之“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见《晋书・卷四十五・崔洪传》。后比喻严峻刚直的人。如:“他在司法官任内,刚正不阿,所以同僚称他为『南鹞北鹰』。”

南鹞北鹰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běibèi), 匕部,共5画

1、北 [ běi ]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如:~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

打了败仗往回逃。如:败~。

2、北 [ bèi ]

古同“背”,违背,违反。

读音(nánnā), 十部,共9画

1、南 [ nán ]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如:~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

姓。

2、南 [ nā ]

〔~无( mó )〕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

读音(yào), 鸟部,共15画

1、鹞 [ yào ]

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有时亦把类似鹞的鸢称做鹞鹰。如:~子翻身。

读音(yīng), 鸟部,共18画

1、鹰 [ yīng ]

鸟类的一科,猛禽类,嘴钩曲,趾有钩爪,十分锐利,捕食小兽和其他鸟类,猎人可驯养帮助打猎。如:~犬。~隼(鹰和隼,喻凶猛或凶猛的人)。~视狼步(喻人举止凶狠)。

南鹞北鹰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