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ucóngróng

投笔从戎

拼音tóu bǐ cóng róng

注音ㄊㄡˊ ㄅㄧˇ ㄘㄨㄥˊ ㄖㄨㄥˊ

繁体投筆從戎

感情褒义成语

近义词弃文就武

反义词解甲归田

投笔从戎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
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投笔从戎”的经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正音”,读作“róng”,不能读作“jiè”。

辨形”,不能写作“”。

歇后语 秀才当兵 —— 投笔从戎

谜语 秀才当兵 (谜底:投笔从戎)

故事 东汉初期,班超因为家贫靠帮官府抄写文件为生,供养老母。但是他觉得这样抄抄写写没什么出息。刚好北方匈奴侵汉,他把笔一扔,毅然报名参军,当了一名军官,在战斗中立了大功。他向朝廷建议与西域各国建交,朝廷派他出使西域。

投笔从戎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戎,军旅。“投笔从戎”指弃文从军,以卫国立功。#典出《东观汉记・卷一六・班超列传》。

【典源】

#《东观汉记・卷一六・班超列传》

[1],字仲升,[2]人,[3][4]之子也。为人大志,不修小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持《公羊春秋》,多所窥览。家贫,恒为官佣写书以供养,久劳苦。尝[5]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6][7],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8]间乎!”

注解

[1]班超:公元32∼102,字仲升,东汉右扶风平陵人。班彪之子,班固之弟。明帝时出使西域,平服五十余国,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又以军功封为定远侯。

[2]扶风安陵:东汉右扶风安陵县,地约在今陕西省咸阳县东二十里。

[3]徐令:徐县县令,班彪之官职。徐,指临淮郡徐县,约在今安徽省盱眙县西北八十里。

[4]彪:班彪(公元3—54),字叔皮,东汉扶风安陵人。才高好著述,继司马迁《史记》作西汉史六十五篇,未完而殁,后由子班固及女班昭继续完成,即今《汉书》。

[5]辍业:指停止抄书工作。

[6]傅介子:生卒不详。西汉北地义渠道人。昭帝时出使大宛,降服楼兰、龟兹。因诛匈奴使者,还拜中郎。后又斩楼兰王,被封为义阳侯。

[7]张骞:?∼公元前114,字子文,西汉汉中成固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打通与西北诸国的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

[8]笔研:笔砚。研,通“”。

参考

另可参考:《后汉书・卷四七・班梁列传・班超》

【典故】

据《东观汉记・卷一六・班超列传》载,东汉时,班超因家境贫困,只好为官府抄写书籍,赚取微薄薪水,以供养母亲,贴补家用。有一天,他做得有些厌烦,便停止抄写,将笔搁置于一旁,叹息说:“大丈夫应效法傅介子、张骞等人,立功边疆,保家卫国,怎能长久从事文书工作,将生命耗费在笔砚之间呢?”于是决定从军报效国家。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投笔从戎”,用来指弃文从军,以卫国立功。

【书证】

  • 01.唐・陈子昂〈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始年十八,投笔从戎。西逾流沙,东绝沧海。南征北伐,无所不至。”
  • 02.清・王韬《淞滨琐话・卷四・反黄粱》:“我未尝不思投笔从戎,上马杀贼,请缨自效,击楫兴悲,特患上之人不我用耳。”
  • 03.《孽海花》第二五回:“你道珏斋为何安安稳稳的抚台不要做,要告奋勇,去打仗呢?虽出于书生投笔从戎的素志,然在发端的时候,还有一段小小的考古轶史。”

【用法】

语义比喻弃文从军,以卫国立功。褒义。

类别用在“志向远大”的表述上。

例句

好男儿,当自强,投笔从戎上战场。

战事一举,他立即整装返国投笔从戎

为了抵抗外侮,许多青年纷纷投笔从戎

队上的干部,大多是投笔从戎的年轻学生。

我长大以后也要学班超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战争爆发后,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奔赴前线。

如今国家有难,好男儿当投笔从戎,报考军校。

抗战时,许多在学青年毅然投笔从戎,加入抗日行列。

报国不一定要投笔从戎,在自己岗位上好好努力也是一样。

投笔从戎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give up the pen for the sword
  2. renoncer à la vie civile pour la carrière des armes
  3. остáвив кисть,брáться за оружие

投笔从戎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cóngzòng), 人部,共4画

1、从 [ cóng ]

跟随。如:愿~其后。

依顺。如:顺~。盲~。~善如流。

采取,按照。如:~优。

从事;参加。如:~业。~政。投笔~戎。

由,自。如:~古至今。~我做起。

跟随的人。如:侍~。仆~。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如:~父(伯父、叔父的通称)。

次要的。如:主~。~犯。

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

姓。

读音(róng), 戈部,共6画

1、戎 [ róng ]

古代兵器的总称。

军队,军事。如:兵~。投笔从~(指文人从军)。~装。~马。

古代称兵车。如:御~。

大。如:~功。

称(方言,音如“农”):“~有良翰”。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如:西~。~狄。

姓。

读音(tóu), 扌部,共7画

1、投 [ tóu ]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如:~篮。~弹( dàn )。

跳进去。如:~河。自~罗网。

放进去,送进去。如:~入。~资。~标。

走向,进入。如:~宿(找地方住宿)。~奔。~靠。~降。~师(从师学习)。~诉。

发向。如:~射。~影。

寄,递送。如:~递。~稿。

合。如:~合。意气相~。

临,在…以前。如:~明。~暮(天黑以前)。

读音(bǐ), ⺮部,共10画

1、笔 [ bǐ ]

写字、画图的工具。如:毛~。钢~。铅~。~架。~胆。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如:~画。~顺。~形。~道。

用笔写,写作的。如:~者。代~。~耕。~谈。~误。~译。~战。~名。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如:~体。~法。~力。文~。工~。曲~。伏~。

像笔一样直。如:~直。~挺。~陡。

量词,指钱款。如:一~钱。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随~。

投笔从戎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