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观之诛
- 拼音
- liăng guān zhī zhū
- 注音
- ㄌㄧㄤˇ ㄍㄨㄢ ㄓ ㄓㄨ
- 繁体
- 兩觀之誅
两观之诛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两观之诛
引证解释
引语本 汉•刘向 《上灾异封事》:“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 舜 有四放之罚,而 孔子 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
后遂以“两观之诛”喻指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 《隋书·高祖纪上》:“近者内有艰虞,外闻妖寇,以鹰鸇之志,运帷帐之谋,行两观之诛,扫万里之外。”
唐•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奸雄独立,初明两观之诛;正教未行,仍赦同狴之罪。”
网络解释
语本汉刘向《上灾异封事》:"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罚,而孔子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后遂以"两观之诛"喻指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
两观之诛的字义分解
-
两
拼音 liǎng 部首 一 总笔画 7["①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如 ~个黄鹂。~本书。②双方。如 ~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③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如 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④表示不定数目。如 ~下子。~着儿( zhāor )。"]详细解释
-
之
拼音 zhī 部首 丶 总笔画 3["①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 赤子~心。②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 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④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 置~度外。等闲视~。⑤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⑥虚用,无所指。如 久而久~。⑦往,到:“吾欲~南海”。"]详细解释
-
观
拼音 guānguàn 部首 又 总笔画 6["①看,察看。如 ~看。~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风(➊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➋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阵。~赏。~察。~感。参~。②看到的景象或样子。如 ~瞻(➊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➋注视,瞻望)。大~。奇~。③对事物的看法、认识。如 ~点。~念。主~。客~。世界~。","①道教的庙宇。如 白云~。紫阳~。②古代宫门前的双阙。③楼台。如 楼~。台~。④姓。"]详细解释
-
诛
拼音 zhū 部首 讠 总笔画 8["①把罪人杀死。如 害民者~。~灭。~锄。~戮。伏~。②责罚。如 ~意(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讹定罪状)。口~笔伐。③责求。如 ~求无已(一味索取,没有止境)。"]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