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模糊查询,支持通配符和拼音查询, 帮助 。
谓直言指责过失。
明言;指名而言。
引《后汉书·蔡邕传赞》:“邕 实慕静,心静辞綺。斥言 金商,南徂北徙。”李贤 注:“指斥而言,无隐讳也。”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託讽。”
引《左传·桓公六年》“周 人以讳事神” 晋•杜预 注:“自父至高祖,皆不敢斥言。”唐•皇甫枚 《飞烟传》:“其比邻, 天水 赵氏 第也,亦衣缨之族,不能斥言。”《旧唐书·后妃传下·穆宗恭僖皇后王氏》:“稽诸前代,詔令所施,不斥言太后,以宫名为称。”清•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是犹隐约其词,而不忍斥言。”
["①责备。如 ~责。怒~。驳~。训~。②指,指出。如 ~谬(指出错误)。③使退去,使离开。如 ~退。④开拓。如 开地~境。⑤多,广。如 充~。⑥侦察,伺望。如 ~候(旧时侦察敌情的士兵)。⑦盐碱地。如 ~卤。⑧同“尺”,尺蠖。"]详细解释
["①讲,说。如 ~说。~喻。~道。~欢。~情。~必有中( 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②说的话。如 ~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③汉语的字。如 五~诗。七~绝句。洋洋万~。④语助词,无义。如 ~归于好。“~告师氏,~告~归”。⑤姓。"]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