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模糊查询,支持通配符和拼音查询, 帮助 。
亦作“管搉”。亦作“筦搉”。
古代指官府对盐、铁、酒等的专卖。
亦作“管搉”。亦作“筦搉”。古代指官府对盐、铁、酒等的专卖。
引唐•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校緡资筦榷,復土奉山园。”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 李蔚 ﹞判盐铁, 程 为 扬州 院官,举 吴尧卿,巧於图利一时之便, 蔚 以为得人,竟乱筦搉之政。”宋•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李錡 之擒也,侍婢一人随之,裂帛自书管搉之功,言为 张子良 所卖。”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九六四年, 宋太祖 下令各州,从今年起,每年所收的民租和管榷(专卖)收入,除地方支用外,钱帛之类都要全部运送京师。”
读音:guan que
解释:垄断,专卖。
出处:曾巩《议茶》:“管榷之利,茶其首也。”
["①渡水的横木。②专卖。如 ~货。~场(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场所)。~税(专卖业的税)。③商讨。如 商~。"]详细解释
["①吹奏的乐器。如 ~乐器。~弦乐。②圆而细长中空的东西。如 ~道。~线。~见(谦辞,浅陋的见识)。~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量海水,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中窥豹。气~。血~。针~。双~齐下。③形状像管的电子器件。如 电子~。晶体~。④负责,经理。如 ~理。"]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