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àn shàng hǔ

殿上虎

拼音
diàn shàng hǔ
注音
ㄉㄧㄢˋ ㄕㄤˋ ㄏㄨˇ

殿上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殿上虎diàn shàng hǔ

  1. 谏议大夫刘安世的绰号《宋史·刘安世传》:“﹝刘安世﹞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后用以称颂敢于抗争的谏官。亦省作“殿虎”。

引证解释

  1. 宋•谏议大夫 刘安世 的绰号。

    《宋史·刘安世传》:“﹝ 刘安世 ﹞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伺怒稍解,復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
    后用以称颂敢于抗争的谏官。亦省作“殿虎”。 清•黄遵宪 《铁汉楼歌》:“自许 稷 契 君 唐 虞,英名卓卓惊殿虎。”

国语辞典

殿上虎diàn shàng hǔ

  1. 宋人刘安世任谏议大夫时,敢与皇上当廷抗争,执理不让,时人称为殿上虎」。

    《宋史·卷三四五·刘安世传》:「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帝或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为『殿上虎』,一时不敬慑。」

网络解释

殿上虎

刘安世宋朝魏(今山西省)人,字器之。早年追随司马光求学,司马光教以人生重要的是要以“诚”立身处世,要做到“诚”字,当从不妄语开始做起。安世受教,勤学不倦后来中举进士,累升为谏议大夫,本着严正态度,立于朝廷,遇事敢言,评论政事刚正忠直,不畏强权据理力争往往当面折服,一时深受朝廷上下恭敬畏惧,称他为“殿上虎”。

殿上虎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hàngshǎng 部首 总笔画 3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 楼~。~边。次序或时间在前的。 ~古。~卷。等级和质量高的。 ~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由低处到高处。 ~山。~车。~升。去,到。 ~街。向前进。 冲~去。增加。 ~水。安装,连缀。 ~刺刀。~鞋(亦作“绱鞋”)。涂。 ~药。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 ~课。~班。拧紧发条。 ~弦。登载,记。 ~账。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 晚~。桌~。组织~。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 爬~来。锁~。选~代表。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 ~年纪。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shǎng ㄕㄤˇ 〔~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详细解释

  • 殿

    拼音 diàn 部首 总笔画 13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 宫~。宝~。金銮~。~堂。~阁。~上虎(喻敢谏之臣)。~试。〔~下〕对亲王或太子的敬称。在最后。 ~后。~军。"]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8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 ~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勇猛、威武。 ~将。~势。~劲。~威。~~。~气。古同“唬”,威吓。古同“琥”,琥珀。"]详细解释

殿上虎的分字组词

殿上虎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