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模糊查询,支持通配符和拼音查询, 帮助 。
吊唁;祭奠。
英offer libation;
亦作“吊祭”。祭奠、吊唁。
引《东观汉记·陈龟传》:“陈龟 为 五原 太守,后卒,西域胡夷, 并 凉 民庶,咸为举哀,弔祭其墓。”宋•司马光 《抚纳西人诏意》:“而 夏 国主 秉常,屡遣使者,造于闕庭,弔祭讣告,寖修常职。”洪深 《包得行》第四幕:“我父亲到 潘知事 家吊祭,不知听到什么人说什么话。”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不但是出了钱,他还亲自去吊祭或庆贺。”
哀悼、祭拜死者。
引《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亲加吊祭,表荐孤遗,远协神期,用彰世祀。」
近吊丧 吊唁 吊问
["①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如 ~丧。~孝。~唁。凭~。②慰问遭遇不幸的人。如 形影相~。③悬挂。如 上~(自缢)。~灯。④把毛皮缀在衣面上。如 ~皮袄。⑤提取,收回。如 ~销执照。⑥中国旧时钱币单位,一吊为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详细解释
["①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如 ~奠。~礼。~灵。~典。~扫。②供奉鬼神或祖先。如 ~祖。~天。~祀。~灶。③使用(法宝)如 ~起一件法宝。","◎姓。"]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