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jiǔxiāohán

拼音
朗读jiǔ jiǔ xiāo hán tú
注音
朗读ㄐㄧㄡˇ ㄐㄧㄡˇ ㄒㄧㄠ ㄏㄢˊ ㄊㄨˊ
繁体
九九消寒圖

九九消寒图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九九消寒图jiǔ jiǔ xiāo hán tú

  1. 旧俗冬至后八十一日之计日图。简称九九图”。

引证解释

  1. 旧俗冬至后八十一日之计日图。简称“九九图”。按,旧俗以冬至为入九,九九足,则春风送暖,寒意全消,故有“九九消寒”之谚。

    元•杨允孚 滦京杂咏》卷下:“试数窗间九九图,餘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原注:“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臙脂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回暖矣。”
    明•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徐珂 清稗类钞·时令类》:“宣宗 御製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二句,句各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鉤之,装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图,题‘管城春色’四字於其端。南书房翰林日以‘阴晴风雪’注之,自冬至始,日填一画,凡八十一日而毕事。”

国语辞典

九九消寒图jiǔ jiǔ xiāo hán tú

  1. 每年一旦冬至来临天气即日冷一日,俗谓之「九九寒天」。一般得到冬至后的八十一天,才见春风送暖。古人为了计算这段日子于是想出制图计日的方式,以画梅、画圆圈或填影格字等形式记载。如明朝以前的〈九九消寒图〉,多是一株八十一瓣的梅花或有八十一小圈的九丛圆圈,过了冬至,逐日涂满一瓣或一小圈以计日。

九九消寒图的字义分解

  • 拼音 jiǔ 部首 丿 总笔画 2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 ~归。泛指多次或多数。 ~死一生。~霄云外。"]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8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画。~案。~谱。~鉴。指地图。 《亚洲略~》。~穷匕见。画。 画影~形。计谋,计划。 宏~(亦作“弘图”、“鸿图”)。良~。谋取,希望得到。 ~谋。~利。企~。妄~。励精~治。唯利是~。"]详细解释

  • 拼音 hán 部首 总笔画 12

    ["冷,与“暑”相对。 ~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害怕。 ~心。穷困,有时用作谦辞。 ~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详细解释

  • 拼音 xiāo 部首 总笔画 10

    ["溶化,散失。 烟~云散。~融(亦作“消溶”)。~失。~逝。~亡。~沉。~极。~化。灭掉,除去。 ~除。~灭。~毒。~炎。把时间度过去。 ~夜。~夏。~闲。~遣。~磨( mó )。减少,损失,耗费。 ~耗。~损。~退。需要。 不~说。中医学病名。 ~疾。~渴。"]详细解释

九九消寒图的分字组词

九九消寒图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