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模糊查询,支持通配符和拼音查询, 帮助 。
谓登记户口、田地、赋税等的簿册。
引《新唐书·百官志三》:“凡十道巡按,以判官二人为佐,务繁则有支使。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元典章·台纲一·内台》:“户口流散,籍帐隐没,农桑不勤……及贫弱冤苦不能自伸者,委监察并行纠察。”明•文徵明 《送周君天保知来安叙》:“其事有祠祀,有学校,有传置廥积,有河堤道路,有科差,有籍帐。”
簿籍帐册。
引《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
["①用布或其他材料等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如 ~子。~幕。~篷。蚊~。青纱~。②同“账”。"]详细解释
["①书,书册。如 古~。书~。经~。典~。②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如 ~贯。户~。国~。学~。③登记。如 ~没( mò )。~吏民。④征收。如 ~田。⑤〔~~〕❶形容纷扰很大;❷形容名声很大;❸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⑥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