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模糊查询,支持通配符和拼音查询, 帮助 。
犹翻译。
借指四方之国。
引《吕氏春秋·慎势》:“凡冠带之国,舟车之所通,不用象译狄鞮。”宋•苏辙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诗:“鱼龙定示知忠信,象译何劳较齿牙。”
引南朝•梁 沉约 《内典序》:“若乃乘此直心,推诚闇往,则半息可追,一念斯至,感降参差,云霏雾委,此又昭被象译,辉映縑图。”唐•陈子昂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序》:“虎符不发,象译攸同。”
1.据《吕氏春秋通诠·慎势》载:“象译,即翻译。”
例:凡冠带之国,舟车之所通,不用象译狄鞮,方三千里。——《吕氏春秋·慎势》
["①把一种语言文字依照原义改变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如 ~本。~文。~注。~著。~制。~音。口~。笔~。意~。直~。翻~。②解释;阐述。"]详细解释
["①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如 ~牙。~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②形状,样子。如 形~。景~。气~。现~。想~。~征。万~更新。~声。~形。"]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