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
- 拼音
- fù chūn shān
- 注音
- ㄈㄨˋ ㄔㄨㄣ ㄕㄢ
富春山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富春山
引证解释
山名。在 浙江 桐庐县 南。一名 严陵山。前临 富春江,山下有滩称 严陵濑,为 汉•隐士 严光 游钓处。山腰有二盘石,称东西二钓台。各高百余米,巍然对峙,耸立江湄。东称 严子陵钓台,西为 宋•处士 谢翱 哭 文天祥 处。
引《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严光 ﹞乃耕於 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瀨 焉。”
李贤 注:“今 杭州 富阳县 也。本 汉•富春县,避 晋•简文帝 郑太后 讳,改曰 富阳。”
唐•李白 《古风》之十二:“长揖万乘君,还归 富春山。”
清•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严州府》:“富春山,县( 桐庐县 )西三十里,一名 严陵山,前临大江, 汉•子陵 钓处,人号 严陵瀨,有东西二钓臺,各高数百丈。”
网络解释
一说:山名。在 浙江 桐庐县 南(今富春江镇)。一名 严陵山 。前临 富春江 ,山下有滩称 严陵濑 ,为 汉 隐士 严光 游钓处。山腰有二盘石,称东西二钓台。各高百余米,巍然对峙,耸立江湄。东称 严子陵钓台 ,西为 宋 处士 谢翱 哭 文天祥 处。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严光 ﹞乃耕於 富春山 ,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濑 焉。” 李贤 注:“今 杭州 富阳县 也。本 汉 富春县 ,避 晋 简文帝 郑太后 讳,改曰 富阳 。”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二:“长揖万乘君,还归 富春山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严州府》:“ 富春山 ,县( 桐庐县 )西三十里,一名 严陵山 ,前临大江, 汉 子陵 钓处,人号 严陵濑 ,有东西二钓台,各高数百丈。”
另一说法:富春山泛指富春江沿岸的群山,并非特指某座山。富春江北岸的山是天目山的余脉,而江南的山是龙门山脉,两岸群山夹岸对峙,蔚为壮观。黄公望在传世之作《秋山招隐图》中写道,“此富春山之别径也。予向构一堂于其间,每春秋焚香煮茗,游焉息焉。当晨岚夕照,月户雨窗,或登眺,或凭栏,不知身世在尘寰矣!”
富春山的字义分解
-
富
拼音 fù 部首 宀 总笔画 12["①财产、财物多。如 ~有。~足。~饶。~庶。~裕。~强。~豪。财~。~国强兵。②充裕,充足。如 ~余。~态。~丽堂皇。③姓。"]详细解释
-
山
拼音 shān 部首 山 总笔画 3["①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如 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②形状像山的。如 ~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③形容大声。如 ~响。~呼万岁。④姓。"]详细解释
-
春
拼音 chūn 部首 日 总笔画 9["①一年的第一季。如 ~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②两性相求的欲望。如 ~心。怀~。③生机。如 大地回~。④姓。"]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