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模糊查询,支持通配符和拼音查询, 帮助 。
《晋书·温峤传》载:传说温峤曾至水深而多灵怪的牛渚矶,他点燃犀牛角照向水面,看到了很多水中怪物。后因以“燃犀”指洞察奸邪。
亦用为洞察奸邪、明烛幽微之典。
引南朝•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七:“晋•温嶠 至 牛渚磯,闻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传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水族覆火,奇形异状。”宋•辛弃疾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词:“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金•元好问 《观淅江涨》诗:“佽飞鬭蛟鱷,燃犀出鳞介。”郭沫若 《题吴敬梓纪念馆》诗:“一史绩儒林,燃犀烛九阴。”
烛照明察。参见「毁犀」条。
引宋·辛弃疾〈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词:「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①烧起火焰。如 自~。~料。~烧。~点。~眉之急。②引火点着。如 点~。~灯。"]详细解释
["①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皮粗而厚,多皱纹。角生在鼻上,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可做器物,亦可入药(通称“犀牛”)如 ~角。~甲。~照。灵~。②坚固。如 ~舟(坚固的船)。~利(锐利;锋利)。"]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