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模糊查询,支持通配符和拼音查询, 帮助 。
亦作“诛”。
杀戮,诛杀。
引《史记·封禅书》:“人有上书告 新垣平 所言气神事皆诈也。下 平 吏治,诛夷 新垣平。”宋•苏轼 《到常州谢表》之一:“伏念臣所犯罪戾,本合诛夷,向非先帝之至明,岂有餘生於今日?”章炳麟 《<社会通铨>商兑》:“其始固不得不甲兵燿武,不幸而被诛夷,则与革命何择?”
拼音:zhū yí
释义:杀戮,诛杀。
["①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如 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②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如 华~杂处(chǔ ㄔㄨˇ)。③平,平坦,平安。如 化险为~。④弄平。如 ~为平地。⑤消灭。如 ~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⑥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⑦古代的锄类工具。⑧同“怡”,喜悦。⑨同“痍”,创伤。⑩姓。"]详细解释
["①把罪人杀死。如 害民者~。~灭。~锄。~戮。伏~。②责罚。如 ~意(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讹定罪状)。口~笔伐。③责求。如 ~求无已(一味索取,没有止境)。"]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