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 téng bó wén

伊藤博文

拼音
yī téng bó wén
注音
ㄧ ㄊㄥˊ ㄅㄛˊ ㄨㄣˊ

伊藤博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伊藤博文yī téng bó wén

  1. (1841-1909)日本首相早年参加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赴欧美考察。首相任内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接受马关条约夺取中国台湾,并将朝鲜置于日本统治之下。1909年在中国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击毙

翻译

  • 英语 ITŌ Hirobumi (1841-1909)​, Japanese Meiji restoration politician, prime minister on four occasions, influential in Japanese expansionism in Korea, assassinated in Harbin
  • 德语 Itō, Hirobumi (Eig, Pers, 1840 - 1909)​

国语辞典

伊藤博文yī téng bó wén

  1. 人名。(西元1841~1900)​日本政治家明治维新时,任第一次内阁总理手定日本宪法三次组阁先后与我国缔结天津条约马关条约后任朝鲜总监,赴哈尔滨,被韩人安重根刺杀而死。

网络解释

伊藤博文伊藤博文日语:いとう ひろぶみ;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幼名利助,字俊辅,号春亩,日本长州(今山口县西北部)人。日本近代政治家明治元老之一。他还是日本第一个内阁总理大臣枢密院议长贵族院长,首任韩国总监,明治宪法之父,立宪政友会的创始人。官至从一位、大勋位、公爵

伊藤博文出身德川幕府末期长州藩士。嘉永六年(1853年),伊藤博文寄宿寺院,后入松下村塾,受教于改革派下级武士的领导人吉田松阴门下,深受吉田器重。文久二年(1862年)12月12日夜,伊藤与久坂玄瑞、高杉晋作等十几名志士,潜入品川御殿山新建的英国公使馆周围沉醉攘夷狂热之中。明治维新之后伊藤博文曾经四次组阁任期长达七年,任内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日本海海战(对马海峡海战)获胜后,伊藤博文任命为第一任韩国统监,并于明治四十年(1907年)迫使大韩帝国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将大韩帝国变为日本的保护国。使日本登上了东亚头号强国地位

伊藤博文不朽功业建立一种生命力立宪制度,使日本人能够秩序进行政治和平演变民众得到日益扩大参政机会纵观伊藤博文一生,其东亚政策核心放在朝鲜上。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10月,伊藤博文在哈尔滨受朝鲜爱国义士安重根刺杀身亡终年68岁,死后日本政府为其举行国葬

伊藤博文的字义分解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6

    ["彼,他,她。 ~说。~人(那个人,多指女性)。文言助词。 下车~始。~谁之力?~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姓。"]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12

    ["多,广,大。 广~。渊~。~学(学问广博)。~览。~爱。~物。知道得多。 ~古。用自己的行动获得。 ~取。~得。聊~一笑。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 ~奕。赌~。"]详细解释

  • 拼音 wén 部首 总笔画 4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 灿若~锦。刺画花纹。 ~身。记录语言的符号。 ~字。~盲。以~害辞。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 ~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 ~化。~物。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天~。水~。旧时指礼节仪式。 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 ~质彬彬。温和。 ~火。~静。~雅。指非军事的。 ~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言。~白间杂。专指社会科学。 ~科。掩饰。 ~过饰非。量词,指旧时小铜钱。 一~不名。姓。"]详细解释

  • 拼音 téng 部首 总笔画 18

    ["指“白藤”、“紫藤” ~条。~椅。~床。〔~黄〕➊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树脂黄色,有毒;➋这种植物的树脂,可作国画颜料。泛指匍匐茎或攀援茎。 ~本植物。瓜~。葡萄~。顺~摸瓜。"]详细解释

伊藤博文的分字组词

伊藤博文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