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46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521頁,第6字
標點整理本: 第467頁,第3字
音《唐韻》:士佳切;《集韻》、《韻會》:鉏佳切;《正韻》:牀皆切,音近豺。《說文》:小木散材。《禮・月令》:收秩薪柴。【註】大者可析謂之薪,小者合束謂之柴。
义又,燔柴曰柴。《書・舜典》:至于岱宗柴。【傳】祭天吿至也,祭時積柴其上而燔之也。
义又,《說文》徐鍇曰:師行野次,豎散材爲區落,名曰柴籬。後人語譌轉入去聲,又別作寨,非是。
义又,塞也。《莊子・天地篇》:趣舍聲色,以柴其內。
义又,護也。《淮南子・道應訓》:柴箕子之門。
义又,邑名。《前漢・地理志》:高柴屬泰山郡,柴桑屬豫章郡。
义又,姓。《姓譜》:望出平陽,齊文公子高之後。
音又,《集韻》:鋤加切,音查 —— 小木也。
音又,《類篇》:杈宜切,音差 —— 柴池,參差也。張揖〈上林賦〉作柴虒。【註】不齊也。
音又,《說文》作㧘。《集韻》:子智切;《正韻》:資四切,音恣 —— 積也,謂積禽也。《詩・小雅》:助我舉柴。
义又,《集韻》:一曰搣頰勞也。
音又,仕懈切,音砦 —— 柴,藩落也。
音又,士邁切,音寨 —— 義同。
音又,叶七何切,音蹉。劉向〈九歎〉:折芳枝與瓊華兮,樹枳棘與薪柴;掘荃蕙與射干兮,耘藜藿與蘘荷。
注解
〔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柴〕字拼音是chái,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此、朩。
〔柴〕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此声。本义是捆束的细木小柴。
〔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ái] ⑴ 烧火用的草木⑵ 烧柴祭天:“~于上帝”。⑶ 瘦,不松软⑷ 姓。
柴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汉语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