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91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41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09頁,第15字
音《唐韻》:薄經切;《集韻》:旁經切,𡘋音甁。《玉篇》:萍草。《本草註》:萍卽楊花所化,一葉經宿卽生數葉,葉下有微鬚,卽其根也。《禮・月令》:萍始生。《周禮・萍氏》〔註〕:萍之草無根而浮,取名於其不沉溺。《後漢・鄭𤣥傳》:萍浮南北。
义又,靑萍,劒名。
义又,地名。《竹書紀年》:蒐于萍澤。《晉書・地理志》:萍鄕,屬安成郡。
音又,《集韻》、《正韻》與苹同。《韻會》:苹萍本是一物,字異而音義相同。〇【按】《詩》食野之苹,毛氏傳云苹,䓑也;鄭氏箋云苹,藾蕭也;疏云萍是水中之草,非鹿所食,故鄭氏不从毛氏。觀下食蒿食芩,皆陸草可知,則苹當依經疏藾蕭。萍是浮萍,絕然二物,字可通借,義不相通,《韻會》之說非。
注解
〔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萍〕字拼音是pí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艹、泙。
〔萍〕字造字法是会意兼形声。从水,苹,苹亦声。本义是浮萍。
〔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píng] ⑴ 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水面,叶子扁平,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开白花,称“浮萍”,亦称“青萍”、“紫萍”,多用以喻不定的生活或行踪
萍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汉语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