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本趋末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同舍本求末。
例子: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民多背本趋末,或有饥寒之色。”
背本趋末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典故】
此处所列为“舍本逐末”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舍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舍本事末”之“本”,原指农事。古时候以农立国,故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不务农而从事于工、商。《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一文,讲的是当时的农业政策。力陈人民务农对国家的影响,直指人民从事农业就会因生产富足而不肯轻易迁徙。不务农而从事工、商,则农作物产量减少人民就会轻易迁徙,无心安居故土。且民舍本而事末,会变得好耍小聪明狡滑多诈,善于玩弄法律,颠倒是非。后来“舍本逐末”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视微末小节。另外据《战国策・齐策四》载,齐国使者对于赵孝威太后见面先问齐国岁收、百姓安好,才问候齐王这件事,感到不满。于是赵孝威太后回说:“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没有岁收,怎么会有人民?没有人民,怎么会有国君?哪有舍去根本而问旁枝末节的道理呢?”是以人民为根本大端,君主为微末小节。
【书证】
- 01.《汉书・卷二四・食货志四上》引汉・贾谊〈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 02.《汉书・卷七四・魏相丙吉传・魏相》:“民多背本趋末,或有饥寒之色。”
背本趋末的翻译
折叠
展开
- depart(devia-te) from the cardinal things and seek for the minor one's
安居乐业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背本趋末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