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复制徐字概述
纠错〔徐〕字拼音是(xú),部首是彳部,总笔画是10画。
〔徐〕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彳、余”,五行属金。
〔徐〕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彳( chì ),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是慢步走。
〔徐〕字仓颉码是HOOMD,五笔是TWTY86,TWGS98,四角号码是28294,郑码是OIOM,中文电码是1776,区位码是4876。
〔徐〕字的UNICODE是U+5F9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464,UTF-32:00005F90,UTF-8:E5 BE 90。
〔徐〕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1976,属常用字。
〔徐〕字的近义词是缓,反义词是疾,异体字是俆、𨑦。
徐的笔顺
纠错五行相同的字
更多笔画相同的字
更多徐的意思
纠错徐
xúㄒㄩˊ基本解释
①缓,慢慢地。~步。~缓。~图。~~。
②姓。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彳( chì ),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慢步走。
2.同本义。
walk slowly;
徐,安行也。 —— 《说文》乃徐有说。 —— 《易·困》。虞注:“坤为徐。”徐其攻而留其日。 —— 《战国策·宋策》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 —— 《孙子·军争》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 —— 《文选·张衡·东京赋》
3.散开。
spread;
執徐之岁,岁早旱,晚水。 —— 《淮南子》
形容词
1.缓慢。
gently; slowly;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 《庄子·天道》入而徐趋。 —— 《战国策·赵策》此事当徐议之。 —— 《宋史》徐有得也。 —— 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徐而察之。 —— 宋· 苏轼《石钟山记》余韵徐歇。徐以杓酌油沥之。 —— 宋· 欧阳修《归田录》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苏轼《前赤壁赋》
徐议(从容商议);清风徐来;徐回(缓慢地回旋运转);徐行(缓慢前行);徐步(缓慢步行);徐呼(发声舒缓的弱音);徐疾(或慢或快)
2.安闲的样子。
leisurely;
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 —— 《国语》
徐言(缓言;低声细语);徐婉(舒缓委婉);徐详(舒缓安详)
3.全,都。通“俱”。
all;
鲁人徐伤 归父之无后也。 —— 《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名词
1.古州名。古徐州的简称 Xuzhou,古九州之一。古徐州约在今江苏、山东、安徽的部分地区。汉以后各代皆置徐州,辖地常有变更,大致都在今淮北一带。多以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或下邳(今江苏邳县)为治所。
2.古国名。
Xu state;
仁义而徐亡。 —— 《韩非子·五蠹》循徐鲁之力。
3.徐族为古代九夷之一,分布在淮河中下游地区。周初建立徐国,后为吴国所灭。
徐方(指古徐国);徐宅(古代徐戎所居之地,指徐国)
4.姓。
徐夫人(姓徐,名夫人。一个收藏匕首的人)
5.——《战国策·燕策》
徐字的翻译
纠错- slowly, quietly, calmly; composed, dignified
- langsam, gemächlich (Adj), Xu (Eig, Fam)
- lentement
徐的国语辞典解释
徐
xúㄒㄩˊ详细解释
副
◎缓慢。
宋•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宋•宗泽〈早发〉诗:“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名
1.大陆地区徐州的省称。
2.国名。周朝初年徐族所建,为吴国所灭。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安徽省泗县北。
3.姓。如明代有徐光启。
徐的两岸词典解释
徐
xúㄒㄩˊ详细解释
1.〈书〉缓慢地。
徐至、按辔徐行、清风徐来。
2.〈书〉雍容;安舒。
安徐。
3.古九州之一;沿用为今地名。
徐州(在江苏)。
4.姓。
徐的字源字形
纠错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里耶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